回溯(一)このまち

回溯(一)このまち

这应该是我回溯(retrieve)系列的第一篇,这个系列会把以前写过的一些文字尽量不加修改地放到 Hexo 上来。回溯系列的第一篇想讲讲我生活的城市

原文

我的朋友们为闽南语贡献了一个相当生动的词汇,翻译成普通话的字面是“街溜”,意思上和“逛街的人”相近,但是韵味上“街溜”更显得市井一点。如果说逛街有小资产阶级的情调,街溜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憨实,还加上一点不良的意味。总之这天晚上我问JY要不要出来做街溜——想着我也很久没有好好逛逛整个惠安了,心想着不知道我到大学这两年,这里有没有什么新鲜事物——没人能拒绝一起去做街溜的邀请, JY 也一样。

环绕了天山广场一圈,这里可以说是离我家最近的商区了,它的建设也就是在这几年完成的,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各类店铺应有尽有。尽管仍旧有不少店面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但到了晚上还是很热闹。总体来说,这大致保持和我上大学之前类似的样子,也可能是因为这里是我上了大学后,回到老家最经常来的地方了:基本每年回家后都会了和朋友们来一楼的茶之道打打 UNO ,玩玩狼人,并没有太强的新鲜感吧。

我们顺着电脑城的路朝科山公园的方向走,真不敢想象以前我会觉得它就像一个微型的中关村。现在这个电脑城大致都荒废了,才不过8点这里就成片地黯淡下去。第一次和家长来这里看设备的时候, Win 8 才流行起来没多久,谁能想到这里就和 metro design 一样昙花一现。和 JY 随意地聊着很快走到了东南花园的红绿灯十字路口,这里也像以前那样,虽然有一些新的店铺,但总体的布局并没有改变,甚至因为县城的开发计划还显得比以前荒凉了一些。过去喧嚣的捷龙广场,现在一下子缄默了,盛大的捷龙超市变成了一家美容会所,金字塔影城的大屏幕虽然还留着在,但是却什么也没有播放,而原本最大全惠安的台球城被一家舞蹈机构取代了,可惜我没能来光顾几次。这一块地段,在我高中的时候还是如此热闹,不到两年时间就被冷落了,至少在我看来完全没了过去的盛况了。

连街角处的周麻婆川菜馆也不那么好吃了,现在它只剩下油腻了。

东南街的巷子四通八达,沿小路走着走着就到了中心花园,在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这里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可惜现在文化中心也竟成了会议厅,人生第一次观影就是在这里的放映厅里看那部《刘胡兰》——大概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我醒着看完了全片,虽然可能注意力都放在观察那些漆黑里的其他观众。(扯远了)后来,和这个文化中心有关的记忆也只是来这里参加了几次颁奖仪式,不知道这里算不算是彻彻底底地变味了。中心花园的内部是环状的,这里曾经有游乐园,电影院,商场……甚至在我刚接触动漫的时候,这里也是为惠安数不多的,能看得到质量不差的手办的地方——当然现在都没有了,什么也没有剩下,就连当初可以享受廉价台球的露天球馆,现在也不见了,同样的位置附近只能看见一家密室逃脱游戏馆。

我不喜欢密室逃脱,很蠢。我记得朋友邀请过很多次我都用各种理由拒绝掉了。

越往中心花园的内部走,我越能记起有关于惠安这个地方带给我的最初的印象。我想起了在我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住在中心花园,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三代人的家庭结构,传统中国式的浪漫。现在可能已经找不到了吧,就像印象中那不可一世的岛内价商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所义乌小商品超市,“有没有兴趣去看看?”我问到,但是我们只稍微蹭了蹭门口的几排货架就退出来了

完全被以前的岛内价吊打啊, JY 说道,他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然后我们看到了前面的百汇,我初高中都很经常来的一个大商场,现在我上大学了,这里还是有很多人光顾,门口的摩托车排得和要下锅的饺子一样。这里仿佛还维持着以前的样子,我记得初中的时我每来一次,都要看看有没有万代出品的“三国敢达”新货上架,那时候我是如此热衷于这些东西,家长吐槽了好几次要拿去丢掉,我都认为他们对于“玩具”这个概念存在偏见。

它们现在就在柜子里躺着,我在想明天要不要打开看看。

我们终于来到了算得上是目的地的位置了,一凡书城和东南书店,这是全惠安最大的两家书店了,也是我在初中最经常光临的地方之一。在教育书店和新华书店只会摆满教辅的时候,能在这里看见东野圭吾和马尔克斯想想都觉得很时髦啊。不过当时我来这里倒不是为了买这些书,大多时候都是在漫画区的书架前徘徊,翻看着单行本、画集和杂志。我对于 ACG 的很大一部分知识和了解来源于一本叫做《动漫水晶》的国产御宅文化杂志,而对国漫的好感则完全拜《漫画 SHOW》所赐了。不过就这两三年来,我来这两家书店的次数已经屈指可数了,毕竟曾经那个只能在这里等新书上架的人现在都能在日亚上买书了——现在好像不如那个时候那么喜欢逛书店了,对此我感到有一点惭愧,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总能让人静下心来。

在回程途中经过了科山脚下的那家新华都,或者说是曾经那家新华都的位置,那是初高中的时候最经常光临的商场,可惜现在变成了生鲜超市,几乎没什么人气的样子。以前的那家台球城就在此地,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它消失的,我保留着那里的会员卡。

我们回到了天山,果然还是这里看上去最热闹了,不远处的大润发和远处的禹州广场,气派得不像是会出现在这样一座小城市里的建筑,但在我看来却一点也算不上热闹——在那里,没有我过去鲜活的记忆,没有被我认可的属于我的生活痕迹。我不会用热闹来形容这样的地方,因为当我觉得一个地方很热闹的时候,它不仅是带着一种客观的所谓“现代化,人流量大”等诸如此类的属性,更是带有一种“自我亲历,自我归属”的主观属性。在一个你认为热闹的地方,你的自我、他人和整个社会环境应当是高度融合的,而不会让你有拒斥感。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够感到熟悉,进而卸下心防,才能够形成一种愉快的活跃体验,否则就只能是热而不闹。

JY 指着大润发和禹州的方向,问道还要继续逛到哪里去吗?太远了吧,我要了摇头。在我心里,那里就不该是“街溜”应该触及的范围。现在想想,街溜不正是指向那些热闹的地方?这两个词汇的气质是如此相近。晚上的街溜是一次自我经验的回溯,不弱于与一次时空之旅。而如果去到那些逛街之所,能看到什么“过去的美感”呢?那里什么也没有。

这里也没有,家门口的天山广场,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有待评判的现在。在我的身后,过去的老街区们,那些组成我过去生活印记的老街在慢慢地暗淡下去。我问母亲,为什么感觉惠安没有继续开发了,她说都基本开发完了。现在是旧街衰老的时候了,在我离开的两年,我只看到过去的痕迹在逐渐消散,生活的完整结构在变得模糊,这个城镇里,承载着我生活的部分正在记忆里闪光——

然后就燃尽了。

2018.7.22

写在最后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起了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看见的一句话,在 wowaka 那张《the monochrome disc》专辑里收录的里表ラバーズ的评论区里

我觉得真的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是不会称自己位骑士的。

初音老曲。。。能来听的都是老骑士了。。

我当时就觉得挺受震撼的,原来不管在什么样的领域里,面对何等现状都会有念旧的人。过去我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但是面对一个如此让我捉摸不透的前方,稍微沉浸在过去的安定氛围中也是可以被体谅的吧。


回溯系列的第一篇,虽然想着尽量不加修改地呈现过去的文字,但其实还是改动了不少。初稿因为是日记的缘故显得很细碎,篇幅也不长,不太适合写成 blog ,于是稍微润色了一下。题目还是保留了日记原文的このまち,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城镇,“まち”在日文里既可以写作「街」,表示街道街区,也可以写作「町」,意思是小镇。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在这里恰好显得很微妙啊,这也是我采用这个题目的原因。感谢阅读!如果能让你有所联想和阐发,将是我的荣幸。

たねんぼ

作者

haikuzu

发布于

2019-01-02

更新于

2021-05-27

许可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