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身主义者的自白

今年春节回到老家和以前的同学相聚,最大的感慨就是我们日常聊天的话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我们多了不少“成人话题”:工作、买车、买房、理财……这让还停留在求学阶段的我感受到一种割裂,但是有关于恋爱的话题总是得到大家共同的关注。学生阶段的朋友热衷于彼此的八卦,而刚进入社畜生活的人则会面临家长的催婚攻势——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目前的人生里,我从未经历过恋爱,这是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事实。而背后的原因,我极少去和他人说起,甚至我一直到现在也都在思考自己对于恋爱(亲密关系)的看法和态度——这也是我在大学后,完成全面自我剖析、回答人生意义后所面临的第三大课题。但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思考,我发现恋爱不是一个可以置身事外而纸上谈兵的问题,纯粹思辨性和理性派在恋爱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似乎只有当你真正经历过一段亲密关系后,那些疑问才可能一一得到回答。这也是我的探索历程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

不过,我终于决定写下这篇文章,还是因为我得知两位单身已久的好友开始谈恋爱了。似乎我也受到了虚假一致性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 的影响,误认为他们也和我一样在亲密关系方面存在困惑。从他们的口中,我才发觉我对于恋爱的态度,可能确实存在着近乎障碍性的认知偏差。我一直没有恋爱的原因,这其中有着系统性的因素而绝非偶然——我认为,像这篇文章一样的梳理应该是必要的。

斯滕伯格提出爱情三因素:激情 passion、亲密 intimacy 和责任 commitment ,他将其看作一段恋爱关系中所要涉及的三种重要人际要素。它们似乎也正好对应于我一直回避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性、相处、婚姻。

谈性,色,变

一句玩笑话:在什么时候我会深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那就是在我谈及有关于性的话题时。谈性色变的含义是,谈及性,难免被贴上好色的标签,甚至被当作变态。当然这是一种误解,也是我自身观念的不足。但是我们身边的环境还没有开放到可以毫不避讳地谈论这些话题——正如“不可描述”这个词语所表征的。但是我们的社会也不是陈旧迂腐的,性的解放和性话题的解禁被看作开明表现。于是我遇到了一个矛盾,恋爱关系中性要素的存在和我相对传统的性道德观念的激烈冲突。

恋爱关系中当然有性要素,我不是指恋人一定会耳鬓厮磨或者有直接的性行为,而是亲密关系本身就是建立在性吸引上的。年轻人讲求自由恋爱,从而使外貌作为标准的优先级大大提高。某种意义上,每个走在大街上的单身者时刻都在猎艳。(如果他们希望脱单的话)性唤起作为一种判断你是否爱上某个人的标准,在科学的意义上是绝对可取的。

我当然也会看到符合自己审美的异性,坦白地说偶尔也会想入非非。归根结底这就是性唤起,这在道德意义上好吗?我说不清。我不会认为意淫有罪,但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自己心中永远没有邪念(当然我也认为世俗的人必然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何况现在的新思潮已经不再把婚前的性行为看作洪水猛兽,这种行为也确实越来越普遍。你不得不承认:性在恋爱中已经不再可以忽视了。如果你试图认真对待一段亲密关系,就不能不认真对待有关于性的问题。但是每每想起性,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自觉又让我觉得难堪 和尴尬。可能我在内心最深处还是认为性关系是龌龊肮脏的,尽管这样的说法在今天显得刺耳。恋爱确实很浪漫美妙,但如果没有性的意味,恋爱本身是不可能成立的,也是不真实的,于我自身也不甚赞成。但我又对性关系本身心存芥蒂,结果就是我因为不想面对性而逃避了恋爱吧。

“他人即地狱”

单身了这么多年,我其实很少会萌生出想要脱单的念头,我一直没有恋爱的原因之一也来源于我自身对于恋爱的动机不足,因为独处的益处胜过了孤独感,胜过了我所预期的伴侣所能给予我的好处。

独处所能带给你的自由真的是这个社会里最大的一种奢侈。我身边的很多情侣,在我看来互相占用了彼此太多的时间,所以我并不期望这种关系。我从不回避一个人一个人去做一些事情,不如说我更享受一个人去做很多事:一个人去看电影时,我不必迁就其他人的时间安排,也不用担心因为等待迟到的对方而错过几分钟的开场。一个人散步时,我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不用为了没太多营养的社交谈话而分神,而且我还不用顾忌自己的步速,免得同行的人跟不上。一个人在家时,我可以一直戴着耳机而不必在意有没有人在招呼我的名字,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心情舒畅地时候哼出一段小曲而不用感到难堪(如果我略有跑调的话)……这样的好处我可以列举太多,于是我回避亲密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当你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那些共同的行动都会被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难耐的煎熬,反之独处则变得不可忍受。我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于我而言,这种潜在的变化还远远没有来到发生的时候,在我的思想中也还未萌芽。我还是更愿意把与他人的共处解读为一种强加于我自身意志的枷锁,更多时候他人的在场给我一种拘束感而非逃放。有时我也会感受到孤独,但是朋友可以缓解这种感受,在不僭越你自我边界的基础上。但是伴侣则很难做到这点。

这种强烈的自我性会在独处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于是到了现在我变得对爱情无欲无求。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孤僻,但是我不认为孤僻是一件坏事,你也不能否认独处中包含的自由和自在。

婚姻

从很现实的角度出发,亲密关系的终点大概率是婚姻,当一个人很认真地思考恋爱,他也必须把自己对于婚姻的态度包含其中。讽刺的是有很多年轻人都对婚姻抱着比较消极的看法,但是却热衷于和各种人恋爱,也难怪他们会在恋爱阶段就表现得一团糟。

坦诚地说,我对于婚姻的看法大部分受到我父母的关系的影响,所以总体上偏向消极。很多人选择不结婚可能是出于经济压力,但我对于婚姻的抵触更多源自于我对于亲密关系本身的抵触。就像我在上面谈到的,亲密的陪伴很多时候让我觉得不自在,更不用说有一个人将会在你人生的后半程和你完全生活在一起。如果说恋爱中还允许些微私人的空间,允许彼此之间隐瞒某些事情,那么在婚姻中,这种私人的地带几乎是不复存在的。

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婚姻本身就不是一种在属性上完美的事物:婚姻描绘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心心相印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这点太难了,因为个性之间总是会存在冲突,除非你能找到一个和自己几乎重叠的人格。但是在恋爱的最初,会吸引我们的大多是差异性,是对方身上那些我们自己不具备的品质。在这个角度上,婚姻本身就存在矛盾。它要求我们强行去同化一个自己所欣赏的异类。或许在婚姻的最开始,它就已经埋下不幸的种子了。

这些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讨论日益激烈,晚年陪伴和临终关怀被视为一个结婚合理性的有力论点。如果一个人选择不婚主义,那么他在晚年自然会面临更多风险。但是我觉得把这一点单独放大,以至于认为结婚完全是一个更优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每一种选择都有其独到的好处,自然也会存在它的弊端,这是伴随其优势而共生的代价。如果你已经认定了不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我相信你早就应该考虑到其潜在的风险了。人不能即想享受自由的同时还试图回避孤独。

恋爱如同未知

惧怕亲密,我觉得一直是阻碍我去进入亲密关系的一大原因,但这种惧怕又似乎是特异性,聚焦于两性之间的恋爱,而不是友谊或亲情。或许我可能就是在惧怕性,惧怕要完全托付出自我内心那些最为隐秘和敏感的部分。

我用理性对亲密关系思考甚多,但是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奇怪。现在如果被问到:“为什么你不想谈恋爱?”,我总是会这样回答:

“因为我完全想象不出自己谈恋爱的场景。”

这是一种比较感性的回答方式,我觉得它相当精确地描述了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理性能为我找到很多不恋爱的好处,但也都能找到一一击溃这些的理由的论点。但是我终究没法迈开那一步。我就是实实在在地无法设想一种自己在恋爱的可能性。人如果不愿意去面对野兽,很多时候是因为他能设想出自己被撕碎的骇人景象,但是当他能够实施避免这一后果发生的措施,他就很有可能克服自己的恐惧,但当我无法想象恋爱的样子,我根本无从下手。

恋爱在我看来就像步入一片黑暗,在你亲自深入其中之前,你永远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这所需要的勇气远远高于面对一头可以被很多方法制服的野兽。

关于亲密关系的话题,以下内容我觉得值得一读
作者

haikuzu

发布于

2021-05-20

更新于

2021-07-28

许可协议

评论